![]() 影像顯示體及影像形成方法
专利摘要:
本發明的影像顯示體係藉由光繞射構造而能獲得更有效的裝飾效果。在基材10上的著色區域20中,設有由網點狀光繞射構造構成之光繞射構造部21的影像顯示體1,係構成光繞射構造部21的網點21a相對著色區域20的網點面積率為15%~60%,各網點21a係面積未滿0.25mm2,且利用誤差擴散法進行擴散而設置。 公开号:TW201305615A 申请号:TW101139654 申请日:2006-03-14 公开日:2013-02-01 发明作者:Hiroshi Funada 申请人: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IPC主号:G02B5-00
专利说明:
影像顯示體及影像形成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光繞射構造形成網點狀的影像顯示體、及形成該影像顯示體的影像形成方法。 具有光繞射構造形成層(其係形成有全像、繞射光柵等細微凹凸紋理構造的光繞射構造)的轉印箔,係在高設計性與安全性提升之目的下使用。而就更加提升設計性與安全性方面,亦已知有對光繞射構造施行著色化的方法。例如能獲得媲美經著色過之光繞射構造(以下亦稱「著色全像」)所能看到效果的著色層轉印材料,已知有具備:細微紋理構造、與由經固有色著色金屬構成之反射層的材料(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此外,本案申請人亦有揭示為能獲得媲美著色全像所能看到效果,而積層著光繞射構造形成層與反射層,然後再從反射層追加對觀察側著色之層的層構造(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4)。 再者,能轉印於被轉印體上,且可獲得著色金屬光澤色的著色層轉印材料,已知有具著色層與金屬層(反射層),感覺上如觀看到金色的材料(例如參照專利文獻5~7)。但是,因為此種著色層轉印材料並未設有顯現出全像、繞射光柵等光繞射效果的細微凹凸紋理構造,因而將無法獲得特有的設計與光學效果。 另一方面,已知亦有藉由將光繞射構造網點狀轉印於具既定影像的基材上,而形成由網點狀光繞射構造所構成的光繞射構造部,俾對影像附加依繞射光產生裝飾效果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8~10)。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09-16047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08-32845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昭61-23807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昭62-17784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昭63-30288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昭63-230389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特開平09-11638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專利特開平08-123299號公報 [專利文獻9]日本專利特開平11-227368號公報 [專利文獻10]日本專利特開2004-101834號公報 但是,利用上述具有固有著色金屬構成反射層的方法,因為將使用具固有色的金屬合金,因而極難依該金屬合金的所需調配比穩定的施行連續蒸鍍。況且,當施行蒸鍍之際,於既定金屬合金材料的替換方面將頗耗時間,因而亦恐將遭受污染(前後使用材料的污染),且就成本面亦有極不利的缺點。 再者,追加設置經著色層的方法方面,基本上著色層轉印材料已屬一色,並無法將光繞射構造著色成複數所需顏色。例如頗難將光繞射構造的複數部分分別著色為金色、藍寶石色調、祖母綠色調、紅寶石色調等互異顏色。所以,並無存在低成本、製造性及色調保存性均佳,且兼具光繞射構造產生光繞射效果的著色層轉印材料。 再者,習知將光繞射構造網點狀轉印的方法,幾乎未考慮到由光繞射構造部的繞射光、與位於光繞射構造部下方區域顏色所獲得視覺上的相乘效果。所以,將有因所轉印光繞射構造幾乎覆蓋著色區域的狀況。 再者,即使有考慮上述相乘效果的情況,習知轉印方法大多將因光繞射構造部的繞射光而造成輝度不自然現象,將無法充分發揮該項效果。 所以,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光繞射構造能觀看到經著色所需顏色狀態,而獲得更有效裝飾效果的影像顯示體、及形成該影像顯示體的影像形成方法。此外,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設有利用光繞射構造而獲得更有效裝飾效果影像的影像顯示體、及形成該影像顯示體的影像形成方法。 本發明第一影像顯示體係在基材上的著色區域中,設有由網點狀光繞射構造構成之光繞射構造部的影像顯示體,其特徵在於:構成上述光繞射構造部的網點相對上述著色區域的網點面積率係15%~60%;各網點係面積未滿0.25mm2,且利用誤差擴散法進行擴散而設置,藉此便可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者發現將構成光繞射構造部的網點,依上述網點面積與網點面積率,且在依誤差擴散法施行擴散的狀態下設置於著色區域上,便可對著色區域一樣的附加依繞射光所產生自然輝度。因為藉由本發明便可對著色區域賦予一樣的輝度,因而本發明光繞射構造部亦可利用成媲美所形成著色區域經著色過的光繞射構造。 本發明中,光繞射構造係包括有:具一定凹凸圖案的繞射光柵、及全像(其係形成將產生既定全像影像的干涉紋)。此外,誤差擴散法係可採取隨機遞色法、Floyd&Steinberg型、Jarvis,Judice&Ninke型等任一方法。著色區域的印刷方法亦可為任何方法。另外,本發明第一影像顯示體的上述著色區域亦可利用單色施行著色。藉此,便可將光繞射構造部所形成的著色區域,利用為經著色為著色區域顏色的單色光繞射構造。 本發明第一影像形成方法係使用將光繞射構造所形成光繞射構造形成層積層於基材片上的轉印片,並在被轉印體上的著色區域中,網點狀轉印上述光繞射構造形成層,而形成光繞射構造部的影像形成方法,其中,構成上述光繞射構造部的各網點係依面積未滿0.25mm2,且相對上述著色區域的網點面積率為15%~60%之方式,在利用誤差擴散法施行擴散的狀態下,轉印於上述著色區域中,藉此而解決上述問題。 依照該形成方法便可獲得本發明的第一影像顯示體。光繞射構造與誤差擴散法的解釋係如上述。 上述光繞射構造形成層係可使用熱感應頭從上述轉印片熱轉印於上述著色區域中,再依據對上述熱感應頭所賦予的列印能量,將上述面積的網點依上述網點面積率且依上述誤差擴散法進行擴散的狀態下進行轉印。藉此,熱感應頭的列印能量便可根據光繞射構造、被轉印體素材施行最佳化,因為根據最佳化的列印能量施行各網點的轉印,因而將可獲得具有更自然輝度的影像顯示體。 再者,上述被轉印體的著色區域亦可依單色施行著色。藉此,便可依照本發明將光繞射構造部所形成的著色區域,使用為經著色成著色區域顏色的單色光繞射構造。 本發明第二影像顯示體係在基材所設置的影像上,利用網點狀光繞射構造所構成光繞射構造部形成的影像顯示體,其中,構成上述光繞射構造部的複數網點,係分別收束於一邊長度400μm以下的互等大小正方形區域中,且當將上述各網點收束於上述正方形區域中的情況時,上述複數正方形區域分別在相互對角線方向上等間隔配置,並依在上述對角線方向上,相鄰一者的上述正方形區域角落、與另一上述正方形區域角落間的距離在220μm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網點,並藉此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者發現當構成光繞射構造部的各網點係如本發明般規則配置形成的情況時,便可對影像將光繞射構造附加更自然如金銀錦緞(lame)般的裝飾效果。藉此,利用普通油墨所印刷的影像,便可輕易獲得閃亮如金銀錦緞般的裝飾效果。 網點形狀係只要收束於一邊400μm以下之正方形區域大小便可,並未必非為正方形不可,亦可為例如圓、橢圓、多角形、不定形等。本發明的光繞射構造中,包括有:由一定圖案構成的繞射光柵、以及由形成既定影像的干涉紋所構成全像。 再者,本發明的第二影像顯示體中,上述光繞射構造部的網點面積率亦可在40%以下。當設定為此種網點面積率的情況時,對影像將可賦予更自然閃亮如金銀錦緞般的效果。若上述正方形區域的一邊長度為100μm~200μm或/及上述相鄰正方形區域的距離為50μm~150μm,便可更有效的獲得裝飾效果。 本發明的第二影像形成方法係光繞射構造為使用積層於基材片上的轉印片,並將利用網點狀上述光繞射構造所構成的光繞射構造部,形成於既定影像上的影像形成方法,構成上述光繞射構造部的複數網點,分別係收束於一邊400μm以下的互等大小正方形區域中,當將上述各網點收束於上述正方形區域中的情況時,上述複數正方形區域係分別在相互對角線方向上等間隔配置,並依在上述對角線方向上,相鄰一者的上述正方形區域角落、與另一上述正方形區域角落間的距離在220μm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網點,藉此便可解決上述問題。依此便可獲得本發明的第二影像顯示體。 如上述,依照本發明,藉由在著色區域中將網點狀光繞射構造,設定為各網點面積未滿0.25mm2且網點面積率為15%~60%,並在利用誤差擴散法進行擴散的狀態下進行設置,藉此光繞射構造便可觀看到媲美經著色為所需顏色的狀態,將可提供能獲得更有效裝飾效果的影像顯示體等。此外,各網點配置於影像上的態樣,將依大小與距離而特定,藉此便可提供設有利用光繞射構造而更有效裝飾效果影像的影像顯示體等。 圖1所示係本發明第一影像顯示體1之一例圖。影像顯示體1係在基材10上具有複數著色部20、30、40。各著色部20、30、40係經利用相異色分別著色。著色部20整體係光繞射構造為網點狀設置作為光繞射構造部21。所以,除對著色部20施加著色之外,尚呈現由繞射光賦予視覺效果的狀態。以下,將光繞射構造部21設置狀態的著色部20,稱為「著色全像部22」。此外,本形態中,各著色部20、30、40雖利用昇華方式的印刷施行著色,但是著色部20、30、40施行著色的印刷方式並無限制。 本形態中,構成光繞射構造21的光繞射構造係使用繞射光柵。此外,光繞射構造係包括有繞射光柵與全像,嚴格上將可區分為由一定凹凸圖案所構成繞射光柵、以及由將產生既定全像影像的干涉紋所構成全像,但是在以下說明中,全像係採用與光繞射構造相同涵義。基材10與著色部20的各構成材料係可依照影像顯示體1的使用用途而適當決定。此外,光繞射構造部21的全像係只要屬於可在後述全像轉印片上,形成全像形成層之繞射光柵便可,相關種類並無任何限制。 如圖2所示,影像顯示體1的著色全像部22部分係在基材10上積層著由油墨構成的著色部20,在著色部20其中一面上設有構成光繞射構造部21的複數網點21a、...、21a。各網點21a面積係未滿0.25mm2,且網點21a相對著色全像部22的網點面積率係15%~60%,各網點21a係在利用誤差擴散法進行擴散的狀態下,即並非一定形狀網點等間隔規則整齊排列狀態,而是由不均勻網點依不均勻狀態設置。 構成光繞射構造部21的複數網點21a、...、21a,係依上述條件設置於著色部20上,藉此著色全像部22便在其中一面上具有依繞射光產生的自然輝度,俾可觀看到有如依著色部20顏色著色的全像。例如當著色部20係經著色成紅色的情況時,便可觀看到經著色為紅色的全像。依照網點面積率15%、35%、60%,將複數網點21a設置於著色部20上的狀態,分別如圖3、圖4、圖5所示。各圖中,白色調部分係設置網點21a的部分。 其次,針對影像顯示體1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本形態中,利用圖6所示影像製造裝置50進行影像顯示體1的製造。影像製造裝置50係輸入部51、顯示部52、全像轉印部53、記憶部54、被轉印體供應部55、輸出部56及控制部57。該輸入部51係接受使用者的各種設定操作。該顯示部52係因應對使用者的設定,而對使用者顯示出影像、各種訊息。該全像轉印部53係執行全像的轉印。該記憶部54係記憶在基材10上所設置的各種花紋、各種資訊。該被轉印體供應部55係供應被轉印體。該輸出部56係將所製成的影像顯示體1輸出。該控制部57係控制著各構成51、...、56的動作。 本形態的全像轉印部53係使用圖7所示全像轉印片60,利用熱轉印方式施行全像印刷。在全像轉印片60中,於基材片61其中一側上積層著:剝離層62、形成全像的全像形成層63、反射層64及黏著層65,而在基材片61的另一側上則設有耐熱層66。本形態的全像轉印片60係全像形成層63的全像為形成繞射光柵的轉印箔。 使黏著層65黏著於被轉印體上,並利用從耐熱層66側對熱感應頭施行押抵,而將基材片61側與全像形成層63側剝離開,便將全像形成層63轉印於被轉印體上。構成各層61、...、66的素材係可為習知已知材料。另外,將全像形成層63轉印於被轉印體上的態樣,有如:全像轉印片60為在基材片61與剝離層62之間剝離,而將包含全像形成層63在內的層62~65轉印於被轉印體上的態樣;全像轉印片60為在剝離層62與全像形成層63之間剝離,而將包含全像形成層63在內的層63~65轉印於被轉印體上的態樣;以及全像轉印片60為利用部分的剝離層62將全像形成層63側與基材片61側剝離,而將全像形成層63轉印於被轉印體上的態樣。 再者,藉由設置全像形成層63對紋理面的反射層64,便可提高紋理的繞射效果。反射層64最好由光反射率較高的金屬構成,構成反射層64的金屬反射率越高,越能獲得更明亮的繞射光。具體而言,可由Cr、Ni、Ag、Au、Al等金屬、及其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薄膜單獨構成,或組合複數薄膜構成。上述光反射性金屬薄膜為能獲得充分的反射效果,最好設定為10~2000nm左右厚度,尤以20~1000nm厚度為佳。 再者,本形態中,被轉印體係使用圖8所示影像顯示體1'。影像顯示體1'係在基材10上設置複數著色部20、30、40。各著色部20、30、40的著色係利用昇華方式進行印刷而形成,但是亦可利用其他印刷方式進行著色。被轉印體供應部55係針對各著色部20、30、40準備經不同顏色著色的複數色差部(variation)。 針對利用影像製造裝置50進行影像顯示體1製造的整體處理流程,依照圖9所示流程圖進行說明。圖9所示流程圖的各處理係依照既定程式由控制部57執行。首先,執行花紋選擇處理(步驟S70)。花紋選擇處理係由使用者選擇在基材10上設置所需經著色的花紋。例如將可選擇的複數經著色花紋顯示於顯示部52上,並利用輸入部51接受使用者的選擇操作。 因應在花紋選擇處理中使用者選擇操作的影像顯示體1'將顯示於顯示部52上。此時,亦可依照使用者的輸入操作,而適度改變著色部20、30、40大小與位置。若花紋選擇處理結束,便由使用者對影像顯示體1'中將轉印全像的區域特定(步驟S72)。本形態中,使用者係選擇在影像顯示體1'將轉印全像的花紋。以下,針對選擇影像顯示體1'之著色部20的情況進行說明。若將著色部20特定為轉印全像的區域,便執行全像轉印處理(步驟S74)。在全像轉印處理中,將於著色部20上形成光繞射構造部21,而製成影像顯示體1。相關全像轉印處理的具體處理,容後述。最後,所製得影像顯示體1便將由輸出部56輸出(步驟S76),結束影像顯示體1製造的相關處理。 針對全像轉印處理,依照圖10所示流程圖進行具體說明。若將著色部20特定為轉印全像的區域,便從記憶部54中讀取灰階資訊(步驟S80)。灰階資訊係當全像轉印的情況時便為既定區域,例如全像佔1像點的面積比例,設定對熱感應頭賦予的列印能量值。預先設定全像形成層63全像、構成影像顯示體1'的材料、及配合影像顯示體1使用用途的最佳值,並記憶於記憶部54中。 其次,根據灰階資訊執行擴散處理(步驟S82)。擴散處理係根據灰階資訊,依滿足既定條件的方式,決定在著色部20上所設置光繞射構造部21的網點21a位置與大小。以下,將經擴散處理所決定的網點21a相關資訊稱為「網點資訊」。所謂「既定條件」係指網點面積、相對著色部20的網點面積率、及依誤差擴散法所施行的處理。本形態中,依網點21a面積0.04mm2,網點面積率30%,且在利用誤差擴散法之一的隨機‧遞色法施行擴散狀態下進行配置之方式,計算出各網點21a的網點資訊。 再者,只要網點21a面積未滿0.25mm2且網點面積率在15%~60%範圍內便可。此外,誤差擴散法並不僅侷限於隨機‧遞色法,將可採用任何方法。面積與網點面積率係配合影像顯示體1的使用用途,再分別預先設定適當數值。 針對利用灰階資訊取得網點資訊的方法,使用圖11進行說明。灰階資訊係如上述,相對於既定區域之下,全像可佔據面積的比例。例如若針對著色部20概念例示灰階資訊35%的情況時,便如擴散處理前狀態A,全像所轉印的白區域90將佔著色部20整體的35%,而全像未轉印的黑區域91則為其餘的65%。將全像所轉印的白區域90,依滿足上述條件的方式,利用誤差擴散法擴散成不均勻網點狀,並計算出各網點21a的網點資訊。此外,圖11中的擴散處理後狀態B,係將著色部20設定為矩形,且在網點面積率35%的狀態下進行擴散的狀態。 請重返參照圖10,若經擴散處理而獲得網點資訊,便根據該網點資訊執行熱感應頭的動作控制,從全像轉印片60將全像形成層63依上述要領而網點狀熱轉印於著色部20上(步驟S84)。藉此便可在著色部20上設置光繞射構造部21。 圖12所示係本發明第二影像顯示體100之一例圖。影像顯示體100係在既定基材101上所設置的影像102上,形成由網點狀光繞射構造構成的光繞射構造部103。如圖13所示,構成光繞射構造部103的複數網點110、...、110係分別可收束於全部相等大小的正方形區域111、...、111中,且該複數正方形區域111、...、111係形呈朝相互對角線方向112、...、112等間隔配置的狀態。 正方形區域111的一邊長度係只要400μm以下便可,最好100~200μm。此外,相鄰正方形區域111、111中,其中一正方形區域111的角落111a、與另一正方形區域111的角落111b間之距離d,只要全部相等且在220μm以下便可,最好50~150μm。此外,網點110、...、110之相對影像102面積的網點面積率最好在40%以下。 基材101素材、影像102形成方法係可依照影像顯示體100的使用用途再適當決定。例如影像顯示體100係可如信用卡、ID卡、及預付卡等卡片類;商品券、支票、期票、股票、入場券及各種證明書等紙券類等,只要在基材101上具有影像102便可。此外,影像102亦可利用各種印刷方式形成,亦可為照片等。 其次,針對使用圖14所示轉印片120,在影像102上形成光繞射構造部103的方法進行說明。轉印片120係在基材片121上積層著:剝離層122、形成光繞射構造之繞射光柵凹凸圖案的光繞射構造層123、反射層124及黏著層125,更在基材片121背面形成耐熱保護層126。藉由設置針對光繞射構造層123紋理面的反射層124,便可提高紋理的繞射效果。反射層124最好由光反射率較高的金屬構成,構成反射層124的金屬光反射率越高,越能獲得更明亮的繞射光。具體而言,可由Cr、Ni、Ag、Au、Al等金屬、及其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薄膜單獨構成,或組合複數薄膜構成。上述光反射性金屬薄膜為能獲得充分的反射效果,最好設定為10~2000nm左右厚度,尤以20~1000nm厚度為佳。 利用熱轉印印表機將轉印片120的光繞射構造層123,在如圖15A所示基材101上,轉印於影像102所設置被轉印體130上。只要藉由控制熱轉印印表機的熱感應頭動作,利用光繞射構造層123將網點110、...、110,如上述態樣般的形成於影像102上便可。 熱感應頭動作的控制方法係只要依照利用熱轉印印表機,從轉印片將光繞射構造網點狀轉印的習知方法實施便可。圖15B所示係在基材101上所設置影像102上,將光繞射構造層123轉印於網點狀110、...、110而形成光繞射構造部103的圖示。依照上述形成方法,在影像102上形成光繞射構造部103,便可對影像102賦予由繞射光產生的自然金銀錦緞效果。 相關第一影像顯示體1的本發明並不僅侷限於上述形態,可依各種形態實施。影像顯示體1的著色部只要至少1個便可,亦可整體影像顯示體1均著色。此外,亦可複數著色部分別為互異顏色,亦可為相同顏色。另外,影像顯示體1的著色部20形狀並不僅侷限於星型。 影像製造裝置50中,亦可準備可轉印的複數種全像,再由使用者選擇所需的全像。此情況下,只要將針對各全像的最佳灰階資訊,對應關聯全像預先設定便可。此外,亦可預先決定全像的轉印區域。在影像製造裝置50中亦可設置對基材10施行著色的印刷部。 全像轉印片60中,剝離層62與黏著層65在其他層已具有充分剝離性、黏著性的情況時,亦可不需要設置,且視需要亦可設置如表面滑性層等其他層。 再者,相關第二影像顯示體100的本發明亦不僅侷限於上述形態,亦可利用各種形態實施。例如圖13所示網點110形狀雖為圓形,但是網點110係可為任何形狀,例如橢圓、多角形、不定形等。影像102並不僅侷限於如圖12所示星形,而可為任何形狀。另外,亦可非為單色,而是經複數顏色著色,亦可非為基材101其中一部份,而是設置於整體基材101上。 轉印片120係隨基材片121、光繞射構造層123的功能,將有不需要剝離層122的情況。此外,隨影像顯示體100的使用用途,亦可積層著除剝離層122以外的層。例如可在轉印片120上設置由金色等著色油墨構成的特定色層,並與光繞射構造層123一起形成光繞射構造部。 再者,轉印片120係設計成在基材片121與剝離層122之間剝離,而將包含光繞射構造層123在內的層122~125轉印於被轉印體130上的狀態,但是依情況,亦可設計成在剝離層122與光繞射構造層123之間剝離,並將除剝離層122以外的層123~125轉印於被轉印體130上的狀態,亦可設計成利用剝離層122的其中一部份將光繞射構造層123側與基材片121側剝離的狀態。 1、1'、100‧‧‧影像顯示體 10、101‧‧‧基材 20、30、40‧‧‧著色部 21、103‧‧‧光繞射構造部 21a、110‧‧‧網點 22‧‧‧著色全像部 50‧‧‧影像製造裝置 51‧‧‧輸入部 52‧‧‧顯示部 53‧‧‧全像轉印部 54‧‧‧記憶部 55‧‧‧被轉印體供應部 56‧‧‧輸出部 57‧‧‧控制部 60‧‧‧全像轉印片 61、121‧‧‧基材片 62、122‧‧‧剝離層 63‧‧‧全像形成層 64、124‧‧‧反射層 65、125‧‧‧黏著層 66‧‧‧耐熱層 90‧‧‧白區域 91‧‧‧黑區域 102‧‧‧影像 111‧‧‧正方形區域 111a、111b‧‧‧角落 112‧‧‧對角線方向 120‧‧‧轉印片 123‧‧‧光繞射構造層 126‧‧‧耐熱保護層 130‧‧‧被轉印體 圖1為本發明第一影像顯示體之一例圖。 圖2為圖1中沿V-V線的剖面圖。 圖3為由網點面積率15%所形成著色全像部的放大圖。 圖4為由網點面積率35%所形成著色全像部的放大圖。 圖5為由網點面積率60%所形成著色全像部的放大圖。 圖6為本形態的影像製造裝置圖。 圖7為圖6之影像製造裝置所使用的全像轉印片剖面圖。 圖8為在基材上設置著色部的狀態圖。 圖9為製造影像顯示體時的處理流程之流程圖。 圖10為全像轉印處理流程的流程圖。 圖11A、B為從灰階資訊獲得網點資訊的狀態圖。 圖12為本發明的第二影像顯示體之一例圖。 圖13為圖12所示光繞射構造部的部份放大圖。 圖14為本發明的轉印片之一例剖面圖。 圖15A為供形成圖12所示影像顯示體用的被轉印體圖。 圖15B為光繞射構造部所形成圖12所示影像顯示體的部份放大剖面圖。 110‧‧‧網點 111‧‧‧正方形區域 111a‧‧‧角落 111b‧‧‧角落 112‧‧‧對角線方向
权利要求:
Claims (7) [1] 一種影像顯示體,係在基材所設置的影像上形成有利用網點狀光繞射構造所構成之光繞射構造部者,其特徵在於:構成上述光繞射構造部的複數網點,係分別收束於一邊長度400μm以下的互等大小正方形區域中,且當將上述各網點收束於上述正方形區域中的情況時,上述複數正方形區域分別在相互對角線方向上等間隔配置,並依在上述對角線方向上相鄰一者的上述正方形區域角落、與另一上述正方形區域角落間的距離在220μm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網點。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影像顯示體,其中,上述光繞射構造部的網點面積率係40%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影像顯示體,其中,上述正方形區域的一邊長度係100μm~200μ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影像顯示體,其中,上述相鄰正方形區域的距離係50μm~150μ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影像顯示體,其中,上述相鄰正方形區域的距離係50μm~150μ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影像顯示體,其中,上述相鄰正方形區域的距離係50μm~150μm。 [7] 一種影像形成方法,係光繞射構造為使用積層於基材片上的轉印片,將利用網點狀上述光繞射構造所構成的光繞射構造部形成於既定影像上者,其特徵在於:構成上述光繞射構造部的複數網點,分別係收束於一邊400μm以下的互等大小正方形區域中,當將上述各網點收束於上述正方形區域中的情況時,上述複數正方形區域係分別在相互對角線方向上等間隔配置,並依在上述對角線方向上相鄰一者的上述正方形區域角落、與另一上述正方形區域角落間的距離在220μm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各網點。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5361741B2|2013-12-04|セキュリティ文書のセキュリティ要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66770B2|2013-08-21|レリーフ構造形成層からなる表示体及びラベル付き物品 JP2005234559A5|2008-03-21| TWI481911B|2015-04-21|影像顯示體及影像形成方法 JP2008225322A|2008-09-25|微細な凹凸部を有する光回折構造 JP4783944B2|2011-09-28|ホログラムシート及び印刷媒体 JP4783943B2|2011-09-28|ホログラムシート及び印刷媒体 JP2000211257A|2000-08-02|ホログラム印字による可変情報表示媒体とこの印字装置 US20190135019A1|2019-05-09|Display and article including the display JP2008039889A|2008-02-21|微細な凹凸構造による隠し画像 JPH10505021A|1998-05-19|走査画像およびそれを作成するための熱転写ホイル JP4663356B2|2011-04-06|画像表示体及び画像表示体製造方法 JP2010085721A|2010-04-15|表示体、粘着ラベル、転写箔及びラベル付き物品 JP3451858B2|2003-09-29|回折格子パターンおよびそれを適用した物品 JP5200649B2|2013-06-05|熱転写媒体及び回折構造体 JP2012108419A|2012-06-07|表示体、転写箔、及び表示体付き物品 JP2000153675A|2000-06-06|可変画像表示体の作製方法及び可変画像表示体 JPWO2017146199A1|2019-01-31|サーマル転写用の画像データの作成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表示デバイス JP2006248157A|2006-09-21|画像表示体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240396B2|2009-03-18|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体 JP2004184725A|2004-07-02|回折格子からな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ート状媒体、物品 JP5223609B2|2013-06-26|表示体、粘着ラベル、転写箔及びラベル付き物品 JP2008302500A|2008-12-18|可変色彩図柄印刷物及び図柄の形成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200643477A|2006-12-16| KR20070112265A|2007-11-22| EP1868014A4|2011-03-30| EP1868014A1|2007-12-19| KR100992348B1|2010-11-04| KR100997307B1|2010-11-29| US7884983B2|2011-02-08| US20090141353A1|2009-06-04| EP2400322A1|2011-12-28| US20100238553A1|2010-09-23| TWI481911B|2015-04-21| WO2006098264A1|2006-09-21| KR20100020043A|2010-02-19|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S61238079A|1985-04-15|1986-10-23|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Colored hologram sheet| JPS6217784A|1985-07-16|1987-01-26|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Colored hologram transfer sheet| JPS6330288A|1986-07-25|1988-02-08|Toppan Printing Co Ltd|Metal gloss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JPH0780361B2|1987-03-18|1995-08-30|凸版印刷株式会社|金属光沢熱転写記録媒体| US4975786A|1987-12-28|1990-12-04|Canon Kabushiki Kaisha|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error diffusion capability| US5340159A|1991-07-12|1994-08-23|The Standard Register Company|Varying tone security document| US5854882A|1994-04-08|1998-12-29|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Halftone correction systems| JPH08123299A|1994-10-28|1996-05-17|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光回折構造の形成方法、及び光回折構造形成体| JP3322093B2|1995-03-31|2002-09-09|凸版印刷株式会社|ホログラムおよびホログラム転写箔| JPH0911638A|1995-06-26|1997-01-14|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金属光沢カラー熱転写記録材とその記録方法、及びカラー記録物| JP3678823B2|1995-12-08|2005-08-03|三菱伸銅株式会社|ホログラム転写シートおよびホログラフィー表示体| JPH11227368A|1998-02-19|1999-08-24|Toppan Printing Co Ltd|情報表示媒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28213A|2001-05-02|2002-11-15|Toppan Printing Co Ltd|情報表示媒体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ovd転写箔とovdシール| US6865001B2|2001-08-07|2005-03-08|Pacific Holographics, Inc.|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an image or document and document encoded thereby| JP2004101834A|2002-09-09|2004-04-02|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画像表示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09444B2|2002-09-09|2005-06-21|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Transfer ribbon, image express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them| EP1406433A3|2002-09-17|2007-05-23|Agfa Graphics N.V.|Constraint correlation for computer to plate inkjet system| KR100992348B1|2005-03-14|2010-11-04|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화상 표시체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KR100992348B1|2005-03-14|2010-11-04|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화상 표시체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GB201003136D0|2010-02-24|2010-04-14|Rue De Int Ltd|Optically variable security device comprising a coloured cast cured hologram| GB201400910D0|2014-01-20|2014-03-05|Rue De Int Ltd|Security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their manufacture|
法律状态:
2022-01-2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05070993A|JP2006248157A|2005-03-14|2005-03-14|画像表示体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070567A|JP4663356B2|2005-03-14|2005-03-14|画像表示体及び画像表示体製造方法|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